1. 美國經濟:6月非農新增14.7萬人、失業率降至4.1%,企業雇用動能仍顯疲弱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6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14.7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0.6萬人,顯示勞動市場仍具一定韌性。就業增長主要來自州政府(+4.7萬人)與醫療保健行業(+3.9萬人),而聯邦政府則持續裁員(-7000人)。不過,私營部門僅新增7.4萬人,為近九個月來最低,反映在經濟前景不明朗之下,企業聘僱態度趨於謹慎。
失業率自5月的4.2%意外下降至4.1%,低於市場預期的4.3%;但同時,總體勞動參與率續降至62.3%,為2022年底以來新低,顯示部分勞動人口選擇退出職場。此外,長期失業人數大增19萬至160萬人,臨時職缺也連續第二個月減少,進一步反映就業市場內部仍存壓力。薪資方面,平均時薪月增0.2%、年增3.7%,皆低於市場預期,薪資壓力略有放緩。
另一方面,6月ISM非製造業指數回升至50.8,高於前值49.9,亦略高於市場預估的50.6,重回榮枯線上方,顯示服務業活動溫和擴張。然而,就業指數卻大幅下滑至47.2,為三個月來最大跌幅,突顯服務業在補充人力方面持續面臨挑戰。
⚠️數據公布後,市場交易員幾乎全面取消對7月降息的預期,9月降息機率則維持在約75%。雖然整體經濟數據表現優於預期,但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特別是關稅與貿易政策等風險的擔憂,仍抑制投資與雇用意願,導致勞動市場內部需求持續疲弱,短期內難以出現實質回暖。
2. 中國經濟:6月財新服務業PMI降至50.6,創去年第四季以來新低。
根據財新與標普全球7月3日聯合公布的數據,2024年6月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滑至50.6,較5月回落0.5個百分點,為去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雖然指數仍處於榮枯線上方,連續第30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但擴張動能明顯趨弱,反映出內需疲軟與出口承壓的雙重挑戰。
受「五一」與端午假期效應消退影響,加上國內消費動能未見顯著增強,6月服務業新訂單增速明顯放緩,對外出口訂單更連續兩個月下降,創下2022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此外,企業用工規模也再度收縮,加重未完成訂單積壓,顯示經營壓力仍存。
⚠️:目前外部環境依然複雜,變數也多,內部的需求問題還沒真正解決。而且近期公布的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呈現分化,雖然政策層面釋放出更多支持信號,但市場主體信心仍偏保守,消費端和民間投資還是比較謹慎。
3. 關稅更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推進中,多國貿易談判進入關鍵時刻
特朗普表示,將自7月4日起陸續向各國發出正式通知信函,說明進口美國商品所適用的「對等關稅」稅率。美國財長貝森特則在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指出,目前約有100個國家將適用10%的基準對等關稅,並預告在7月9日寬限期結束前,將公布更多貿易協議細節。
🇻🇳:貝森特澄清,針對越南商品的20%關稅,並非在現有10%稅率上疊加,而是作為一個新的整體稅率。市場對此解讀為緩和信號,越南ETF同步走高。
🇮🇳:美越達成新協議後,美印雙方也加快貿易磋商,努力在7月9日前達成關稅減讓協議。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堅持不開放對美國基因改造玉米、大豆、水稻與小麥等農產品的市場,相關敏感議題仍是談判中的主要障礙。
4. 美企CEO齊聲示警:AI正快速取代白領工作
福特汽車(Ford)CEO Jim Farley近日在一場活動中表示,AI將在未來取代美國一半的白領工作,成為最新一位公開警告AI衝擊就業市場的企業領袖。他指出,AI與新興科技對經濟帶來「非對稱性影響」,部分領域效率大幅提升,但也將導致大量職位被取代。
其實,已有不少美國大型企業高層表態認為,AI不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會重塑整個人力結構的變革力量。亞馬遜(Amazon)CEO Andy Jassy就在內部備忘錄中坦言,AI時代來臨,未來幾年公司總體人數可能減少;AI新創公司Anthropic CEODario Amodei 更進一步警告,美國一半初階白領職位可能在未來1到5年內消失,失業率甚至可能升至10%至20%。除此之外,摩根大通(JPMorgan)、Meta 等科技與金融機構的高層也相繼指出,AI將大幅改變現有組織架構,企業內部裁員與重組的情況恐愈來愈頻繁。
⚠️:雖然在短期內不至於出現全面性取代人類職位,但AI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已經是無法忽視的現實。
5. 京東快報:推出全新無人卡車VAN,結合AI與自駕技術挑戰統物流模式
在第十七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京東物流正式發佈自主研發的無人輕型卡車「京東物流VAN」,主打 24 立方米超大載貨空間,是目前物流行業中載貨量最大的無人輕卡。官方表示,該車將應用於物流擺渡與站點間轉運,可望取代傳統 4.2 米貨車,透過規模化應用進一步優化整車成本、提升安全與配送效率。
同場展出的還有升級版「獨狼6.0」智能配送車,搭載 L4 級自動駕駛能力,結合高精度定位、傳感器融合、智能規劃與大模型 AI 應用等十大核心技術。目前該車已在北京、廣州等近 30 個城市進行常態化營運,標誌著京東在智慧物流落地應用上的進展進一步加快。
⚠️:從無人輕卡到L4配送車,京東的佈局不只是為了省人力,更像是在打造一套從轉運到末端都能自主掌控的物流體系。早前我們發布了公司最新的季報詳細分析,還沒閱讀的朋友記得去看看哦!🌻
本報告旨在為訂閱者提供有關投資的教育和信息。報告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應構成買入或賣出建議。您的情況和風險偏好可能與作者不同。所有的內容和信息基於該公司的財報和資訊,考慮到匯率轉換,可能存在數據偏差。最終,您將對自己的投資決策和結果負責。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 和 Jeff 不對任何投資損失負責。
與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和「姐夫說美股」 Substack相關的任何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報告、圖片、音頻、視頻、圖表、廣告、域名、軟件、程序、頁面佈局、專欄目錄和名稱以及內容分類標準,其版權均歸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和相關數據提供者所有。未經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的許可,任何人不得引用、複製、轉發、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非法使用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的上述內容。對於從事此類行為者,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