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經濟三年來首現萎縮:Q1 GDP下修至-0.5%,個人消費創疫後新低
美國第一季經濟表現不如預期,GDP年化季環比終值從原先預估的-0.2%進一步下修至-0.5%,扭轉去年第四季2.4%的增長,為三年來首次萎縮。報告指出,個人消費終值大幅下調至僅成長0.5%(最初報告增長1.7%),創下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疲弱的單季表現,顯示美國家庭支出動能明顯降溫。
此次GDP下修主要反映了進口大增37.9%,導致貿易逆差擴大(淨出口表現大致符合預期),对GDP造成4.76%的拖累,加上政府支出年減4.6%,亦對經濟成長構成明顯壓力。儘管企業投資和庫存回升有所支撐,仍不足以抵消負面影響。同時,核心PCE物價指數也從3.4%上修至3.5%,突顯通膨壓力依舊存在。經濟學家預估第二季GDP將回彈至3%,下一份報告預計將於7月30日公布。
另一方面,5月耐用品訂單出現大幅反彈,新訂單大幅上升16.4%,總額達$343.6B,遠超市場預期的8.6%,也扭轉了4月下滑6.6%的頹勢。其中,特別是交通設備(包含飛機與部分汽車零件)訂單在5月暴增48.3%。
⚠️:值得注意的是,5月訂單異常強勁,看似是一劑強心針,實際上卻可能只是搶單效應所致。由於特朗普在4月初宣布對中商品加徵對等關稅,隨後雖宣布90天暫緩期,但市場對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大增,促使企業提前下單。因此未來數月將很大可能會出現訂單回落,值得持續關注。
2. 中國經濟:1-5月經濟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和工業生產雙雙穩步增長
根據商務部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五個月,數位產品與消費升級成為推動內需成長的主要動力。重點監測平台上的數位產品,以及15類家電與數碼產品「以舊換新」帶動的銷售額,分別年增10.4%與14%;網路服務與即時零售同樣維持雙位數增長,整體網上零售額年增達8.5%。
同一時期,工業生產保持穩健擴張,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6.3%,其中電子、航太、船舶等高端製造領域表現尤為強勁。消費端在大規模設備更新與「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帶動相關產品需求快速釋放,5月平板電腦與5G智慧手機的產量分別年增30.9%與13.4%。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企業在中國的長期深耕也獲得顯著回報。根據最新發布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2019至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外商投資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已從人民幣1.6兆元增至1.8兆元,且其利潤率持續領先全國工業平均水準。
⚠️:在全球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內部通过政策刺激、技術升級與內需釋放,展現出一定的韌性與修復力。不過,能否進一步鞏固消費回暖+製造升級+外資深化這種良性循環,仍有賴於市場信心回升與內外需求的穩定支撐,值得持續關注。
3. 關稅更新:白宮暗示7月9日談判期限可延後,美股三大指數逼近歷史新高
美國白宮釋出最新信號,顯示原定7月9日的貿易談判期限可能延後。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最後期限並不重要」,延長談判期將取決於總統特朗普的決定。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Miran也指出,對於懷有誠意談判的國家,政府有可能推遲關稅期限。
另外,特朗普在白宮一場活動中表示於當地時間週三與中國達成某種貿易相關協議,但未透露具體細節;與印度的協議也已接近完成目前正處於最後談判階段。
⚠️:以上種種被市場解讀為政策轉向緩和的訊號,美股三大指數全面上揚。Nasdaq Composite 漲0.97%、S&P 500漲0.80%、Dow Jones漲0.94%。
4. Meta招攬多名前OpenAI核心研究員,加速推進AGI與AI佈局
Meta近期從OpenAI延攬多位頂尖研究員,積極擴張其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團隊。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Meta已聘請原任職於OpenAI蘇黎世辦公室的三位資深研究員──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與Xiaohua Zhai,三人此前也曾在Google DeepMind共事。
除了人才佈局,Meta也通過戰略投資與基礎設施建設強化AI發展。年初以來,Meta頻頻洽談收購包括Perplexity AI、Runway AI和FuriosaAI在內的多家AI新創。6月,Meta斥資收購AI數據標註公司 Scale AI 49%股份,並邀請其CEO Alexandr Wang 領軍新團隊;同時與 Constellation Energy 簽署為期20年的核能協議,將自2027年起為AI資料中心提供1.1吉瓦清潔電力。另外,據彭博報導Meta目前亦正洽談收購語音AI新創 PlayAI,進一步補強語音生成技術。
⚠️:Mark Zuckerberg真的很「任性」,想要什麼就直接砸錢拿下,不論是人才還是技術。從過去斥資收購Instagram、WhatsApp等,事後看這些都變成了它最賺錢的業務核心。這波AGI布局看似瘋狂,背後卻有著扎實的商業邏輯。至於我們對Meta的净利5大增長利器分析會下個星期會發布在平台,大家記得留守我們的更新哦🌻
5. 阿里巴巴聚焦 AI+雲佈局,這将成为科技業務的第二增長曲線?
阿里巴巴在最新發布的2025財年年報中,董事長蔡崇信與吳泳銘在致股東信中強調,面對AI浪潮掀起的時代轉變,阿里將以「創業者」姿態重新出發,主動擁抱變革。他們指出,未來十年AI將是最大變數與成長動能,阿里不會僅滿足於既有地位,而是要以「AI+雲」為核心技術業務,打造第二條成長曲線。
⚠️:阿里巴巴這次的策略,其實與當前全球科技巨頭的轉型方向高度一致,即聚焦核心業務加速 AI 佈局。不論是裁員重組,還是投入基礎設施、搶佔頂尖人才,這些都已成為科技圈的共同語言。而「AI+雲」能否真正成為阿里的第二增長曲線呢?其實,AI+雲這部分的產品化,净利增長和Microsoft像似,可以參考我們最近在平臺發佈Microsoft的分析🌻
本報告旨在為訂閱者提供有關投資的教育和信息。報告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應構成買入或賣出建議。您的情況和風險偏好可能與作者不同。所有的內容和信息基於該公司的財報和資訊,考慮到匯率轉換,可能存在數據偏差。最終,您將對自己的投資決策和結果負責。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 和 Jeff 不對任何投資損失負責。
與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和「姐夫說美股」 Substack相關的任何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報告、圖片、音頻、視頻、圖表、廣告、域名、軟件、程序、頁面佈局、專欄目錄和名稱以及內容分類標準,其版權均歸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和相關數據提供者所有。未經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的許可,任何人不得引用、複製、轉發、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非法使用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的上述內容。對於從事此類行為者,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