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P. Morgan調查:美國中型企業對經濟前景信心下降
根據摩根大通(J.P. Morgan)最新發布的《2025年商業領袖展望快報調查》,美國中型企業領袖對經濟前景的樂觀程度大幅下降。對全國經濟持樂觀態度的受訪者比例,從六個月前的65%暴跌至32%;對全球經濟樂觀者僅剩15%;對地方經濟的信心也從59%降至35%。與此同時,預期美國經濟即將或已進入衰退的比例升至32%。
儘管整體經濟信心下滑,也有多數企業主對自身公司仍具信心,有58%仍看好未來表現,78%預期營收將增長或持平,72%認為利潤將提升或維持現有水準。企業最關注的挑戰依序為:經濟不確定性(55%)、營收與銷售成長壓力(41%)、以及關稅問題(41%)。
⚠️:現在關稅暫緩期限將至,連美聯儲都稱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很難判斷會怎麼影響通膨,因此也讓降息的節奏變得更不明確。再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像中東戰事、晶片出口禁令、美中科技對抗等等,讓整體外部環境充滿變數。切記,如果宏觀經濟真的進入衰退週期的時候,再強的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2. 中東戰火局勢更新:特朗普稱以伊衝突恐「很快再爆發」,下週將與伊朗會談
特朗普在荷蘭北約峰會上表示美軍近期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非常成功」,宣稱核設施已遭摧毀,強調不再認為與伊朗達成核協議是必要條件。他同時預告,下週美國將與伊朗進行會談,重申對伊朗維持極限施壓的立場,雖然暗示部分制裁措施可能有所調整。特朗普警告,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或許「很快再次爆發」,即便目前停火看似順利。
3. 黃仁勛:機器人是繼AI後最大增長機遇,Nvidia股價大漲4.33%重奪市值王寶座
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勛在股東大會上表示,除了AI機器人技術將是公司未來最大的增長市場之一,兩者合計代表着「數萬億美元的市場機會」。他指出,英偉達正朝著一個未來邁進,那就是「擁有數十億個機器人、數億輛自駕車、與數十萬座機器人工廠的世界」,這些系統將由英偉達技術驅動。
⚠️:受此樂觀展望,Nvidia股價大漲4.33%,創下歷史新高達$154.31,總市值達 $3.77T,重奪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寶座。
4. 消費者轉向中國電動車,5月Tesla歐洲銷量和市占率雙雙暴跌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最新數據,特斯拉(Tesla) 5月在歐洲的新車銷量年減 27.9%,至僅 13,863 輛,已連續五個月下滑,市占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8%掉至1.2%。分析指出,消費者開始轉向價格更具競爭力的中國品牌,其中5月中國車廠在歐洲新車市場共售出 65,808 輛,市占率提升至 5.9%。
⚠️:受消息影響,Tesla股價跌3.79%。目前Tesla的股價$327.55, TTM PE 180.28。投資機構 Washington Crossing Advisors 高級投資組合經理表示Tesla 的股價已與基本面嚴重脫節,稱其估值“實在太瘋狂”。相比之下,他更看好 Alphabet 旗下的自駕業務 Waymo,認為其服務更成熟,且商業策略更審慎務實。
5. HIMS CEO表示將續推Wegovy複製藥
前兩日,Novo Nordisk 宣布終止與 Hims & Hers Health(HIMS)的合作關係,而昨日HIMS CEO Andrew Dudum 表示,平台仍將繼續提供價格較低的複製版減重藥物 Wegovy(semaglutide)。他強調,無論面對哪一家藥廠,平台都會堅持為病患提供最合適的治療選擇。
💡:Novo 指控HIMS違反禁售大量複製藥的規定,並以「個人化療程」為名進行誤導性銷售,因而中止與其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Wegovy已於4月被FDA移出藥品短缺名單,按規定應停止大規模複製製造。但 HIMS 表示,仍會站在病患立場,持續提供更具可負擔性的藥物選項。
6. OpenAI正打造整合ChatGPT的辦公軟體,擬搶攻企業市場
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OpenAI 正在開發一款整合 ChatGPT 的辦公室軟體,意圖與Microsoft Office 和 Google Workspace 展開正面競爭。該軟體結合文件撰寫、聊天機器人、搜尋及社群分享功能,旨在成為企業日常文書與協作工作的全方位平台。目前產品尚未有明確的發布時間,但這項計劃被視為OpenAI擴展核心業務、進一步擺脫對chatbot單一應用依賴的重要一步。
⚠️:值得關注的是,Microsoft作為OpenAI的最大股東,雙方至今仍保持深度合作,尤其 GPT模型已廣泛應用於Microsoft 365。然而,最近兩者在AGI(人工通用智慧)合作條款上的分歧傳聞,使市場開始關注未來雙方亦敵亦友的競合關係是否將出現微妙變化。
本報告旨在為訂閱者提供有關投資的教育和信息。報告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應構成買入或賣出建議。您的情況和風險偏好可能與作者不同。所有的內容和信息基於該公司的財報和資訊,考慮到匯率轉換,可能存在數據偏差。最終,您將對自己的投資決策和結果負責。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 和 Jeff 不對任何投資損失負責。
與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和「姐夫說美股」 Substack相關的任何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報告、圖片、音頻、視頻、圖表、廣告、域名、軟件、程序、頁面佈局、專欄目錄和名稱以及內容分類標準,其版權均歸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和相關數據提供者所有。未經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的許可,任何人不得引用、複製、轉發、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非法使用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的上述內容。對於從事此類行為者,Lazy Bear Research Sdn. Bhd.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